close

【週報】總經分析(0510-0514)
2010/05/11 11:10 大華證券 

一、究竟是儲蓄造的因?還是房價惹的禍!

◆台灣與大陸長期大幅出超,除代表高儲蓄率外亦顯示長期超額儲蓄

台灣長期來以出口帶動工業生產之出口導向模式,曾造就所謂的「經濟奇蹟」;惟隨經濟起飛後,貿易出超不減反增,2009年出超達293.0億美元(見圖一,為1990年125.2億美元之2.3倍。而同為中華民族之大陸,亦有此情況;自改革開放以來,依循台灣模式引進外資,以出口導向帶動國內成長,亦創造所謂的「世界工廠」;而經濟起飛後,貿易出超大幅飆升,2009年已達1,961.1億美元,雖低於上年之2,970億美元,已是1990年之22.6倍。依聯合國之國民經濟制度內涵,經常帳餘額為正,代表有超額儲蓄(其中國外要素所得與移轉金額相對較小;台灣2009年超額儲蓄達1.48兆元(見圖二,創歷史新高,其中貿易貢獻1.14兆元(占76.9%,亦顯示台灣因內需不足,透過出口來消化過剩的產值。

點選此圖表看原始大小
圖1
放大

點選此圖表看原始大小
圖2
放大

◆持續上漲的房價,導致超額的儲蓄,以及內需不足造成不斷的出超

而大陸情況亦不惶多讓,2008年超額儲蓄達4,361億美元歷史新高(見圖三,2009年因金融海嘯影響及國務院戮力提振內需等,金額已降至2,971億美元。而高儲蓄相對即為低消費,台灣消費長期低迷,大陸民間消費占gdp比重亦不及四成,造成此原因除社會保障不足外,高房價亦為主要因素。依國土規劃及不動產資訊中心調查,台灣五大都會區平均貸款負擔率為28.2%,其中台北市達36.1%,亦即每年所得中,36.1%係支付於房屋貸款,迫使購屋貸款者不得不儲蓄,造成消費欲振乏力。

信義房屋價格指數今年第1季台灣地區房價上漲20.0%,其中台北市上漲26.9%,漲幅皆創10年來新高;而大陸國發委房屋價格指數3月亦上漲11.7%,其中新建住宅更漲15.9%,中華民族「有土斯有財」觀念根深柢固,除非長期景氣低迷否則房價欲跌不易,亦將導致高儲蓄率。由m2增額與gdp之比例所代表新增產值被儲存情況觀察(見圖四,美國1990~2010年平均為0.6%,台灣為13.9%,大陸2003至今平均則達27.6%,顯示台灣與大陸長期高儲蓄率,而內需不足又造成出超,究竟是房價惹的禍。

點選此圖表看原始大小
圖3
放大

點選此圖表看原始大小
圖4
放大

二、本週美台總體經濟展望

◆美國:希臘債信再次衝擊市場,美國財政雖亦不佳市場亦無奈何

因希臘頑抗財政改革,未能接受未來內需將緊縮衝擊,致歐豬三國又再次引發金融市場危機意識;我們仍認為在imf未與希臘達成改革協議前,市場將續受動盪。而除歐豬四國外,歐美國家普遍債台高築;imf於4日指出,美國須擺脫醫改束縛、遏制財政赤字大幅攀升,俾防利率上升風險。imf預計美國今明兩年經濟成長率分別為3.1%和2.6%,而受財政赤字憂慮影響,利率上升相關風險正不斷加大,並表示美國首要任務為控制預算赤字。由於美國為世界第一強國,雖然fed大量印鈔票,財政部赤字亦不斷擴大,其國債4月底已達12.9兆美元,惟國際信評公司長期仍給予最佳信用評等,以致「借錢不用愁、還錢不用籌」。相對於歐豬四國同樣債台高築、赤字惡化,但已須「需勒緊褲帶過日子」的打算,大國和小國差異盡現。

◆台灣:ecfa急迫性上升,吳揆再提六月中兩會應可簽定之時間表

吳揆5月4日應會計師公會全聯會之邀,對會計師界說明簽署ecfa後的影響,指出5月上旬在大陸舉行ecfa協商,兩岸將在這次協商時提出正式的清單及文本,並且在5月底前在台灣舉行下一回合的協商,若一切順利,預計6月上半月安排第5次江陳會時可望進行簽署。而6月下旬ecfa送立法院審議,此為「合理推估的時間表」。其中早收清單必須兩岸有高度共識項目才能列入,堅守「小而必要」原則。不過未列入早收清單產業,並不意味就不開放或不降稅,只是早收清單有時間上急迫性,談判複雜項目將留待貨品貿易協議談判時再協商。我們仍認為依時程推演,上半年簽定ecfa為對我方最佳時機,若拖延過久將對我方未來貿易產生影響,吳揆所言6月中籤定ecfa應可達成。

點選此圖表看原始大小
圖5
放大

三、上週重要經濟數據評析

◇5/3 美國3月個人所得月增0.3%,已連8個月增加

美國經濟分析局公佈3月個人所得月增0.3%,已連續8個月增加;另個人消費支出月增0.6%,亦連6個月增加,兩者皆符合市場調查。

因就業市場恢復有限,限縮薪資漲幅,而受政府經濟增長刺激措施提振影響,3月個人所得增幅較消費支出緩慢,使儲蓄率由2月3.0%降至2.7%,為2008年9月以來最低。另3月個人消費支出價格指數(pce較上年同月漲2.0%,核心pce則漲1.3%,雖然目前j物價水準仍低,惟因基期因素,年中物價將明顯上揚,屆時fed面臨通膨壓力。

點選此圖表看原始大小
圖6
放大

◇5/4 美國待完約成屋銷售月增5.3%,仍續呈上升趨勢

美國不動產協會(nar公佈3月待完約成屋銷售指數月增5.3%,優於市場調查之5.0%;另普查局公佈3月營建支出月增0.2%,亦優於調查之-0.5%。

1、2月由於暴風雪影響,房屋買氣下降;惟因購屋退稅減免措施將於4月底到期,在6月底前完成交易,才符合稅務減免資格,致優惠措施反應漸呈熱絡,房市復甦腳步加快。不過期限屆滿後,預期成屋銷售可能減緩;目前營建支出顯示新屋部分仍較疲軟,預估下半年後若所得與失業狀況仍未能改善,則房屋市場復甦力道將減弱。

點選此圖表看原始大小
圖7
放大

◇5/3、5 美國4月ism指數皆呈上揚,生產活動持續擴張

美國供應管理協會(ism公佈4月製造業指數為60.4%,優於市場調查之60.0%;非製造業指數為55.4%,與上月持平,雖低於調查之56%,仍為47個月來高點,生產活動皆持續呈擴張。

ism製造業分類指數表現強勁,其中就業數由3月55.1%升至58.5%,生產指數由61.1%升至66.9%,新訂單指數由61.5%升至65.7%;而銷受價格指數由75%升至78%,顯示通膨壓力繼續加大。而非製造業指數之價格指數為64.7%,亦創18個月來新高,預期年中fed將面臨通膨壓力。

點選此圖表看原始大小
圖8
放大

◇5/5 台灣4月cpi年增1.34%,仍續呈上升趨勢

行政院主計處公佈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(cpi年增1.34%,低於市場調查之1.53%;另躉售物價指數(wpi年增9.09%,則高於調查之7.45%。

4月cpi漲幅雖然相對溫和,目前仍沒有通貨膨漲壓力;惟受國際原物料價格高漲影響,wpi漲幅已飆高至9.09%,為20個月以來新高;其中進口物價自金融海嘯以來連跌12個月後,隨全球景氣復甦,去年11月年增率由負轉正,4月漲幅升至20.5%,創2008年9月來最高。因廠商轉嫁及基期較低因素年中cpi將明顯上漲,通膨壓力增強。

點選此圖表看原始大小
圖9
放大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icf641 的頭像
    icf641

    ★★ICBT理財遊戲網★★

    icf64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